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精品课件三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商时代原始社会战国以后帛书龟甲、兽骨竹木简陶器青铜器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东朔上奏图  据史书记载:一次,西汉文学家东朔向汉武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想一想: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便;帛的价昂贵,不能大量使用。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放马滩纸   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1986年,在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放马滩纸  纸虽然出现较早,但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书写。  纸真正用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的“蔡纸”之后。    名人信息卡姓名:蔡伦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东汉时期发明家改进造纸术一、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          ——范晔的《后汉书》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蔡纸造纸工序①把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进行漂洗、浸泡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中的油脂、色素③把原料捣碎、煮烂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⑥码放成纸。⑤用模具捞取纸浆,并晒干使之成型     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个字,《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13855枚,重量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鲜的的竹简,会重达58.33千克,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1)原料易找,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普及。(2)纸面平整光滑,便书写成文,质量。(3)纸质轻薄,便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纸的优点:放眼世界:在中国纸传入西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   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欧洲。莎草纸   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公元4世纪(朝鲜)公元7世纪(日本)  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非洲)公元12世纪(欧洲)公元19世纪(大洋洲)公元16世纪(美洲)造纸术的发明和外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造纸术是如对外传播的?有意义? 想一想:书写、绘画、印刷、装、

 

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精品课件三
上一篇: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件(校级公开课)    下一篇: 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件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