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邓稼先教案1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 《稼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稼先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繁荣、民族强盛而献身的精神。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法。3.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特点,探究文章在记叙上议论、抒情的特点。4.理解体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等词语在评价人物中的作用。教学1.了解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2.本文通过对比刻画人物的写法,记叙上议论、抒情的法。教学难点1.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法。2.在记叙上议论、抒情的特点。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理解记忆重要注释,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词。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吊古战场文》、《中国男儿》两个古诗文小。3.尽可能多搜集稼先轶事及图片。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较长,课上时间有限,不能组织学生通读全文,要求学生课前必须熟读课文(也可给专门时间朗读)2.文中两个古文小,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吊古战场文》,课前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它。3.课前搜集稼先的事迹及图片并非随意提出,要督促学生查找,如此,既能丰富学生课外阅读,锻炼他们检索资料,又能使他们先对这位功勋人物有个比较全面地了解。4.至对“为什么作者对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问题,笔者认为难度很大,本文所确立的难点已不少,故不作讨论。如学生提出,教师可临场适时点播、诱导。(注:稼先是“两弹元勋”,按理文章应把放在他对“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有很多复杂原因,其主要原因是:(1)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他们的着眼点往往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描写上。(2)作者与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此文饱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思念;同时,写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多从自己与稼先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能着重介绍事件具体细节。(3)作者虽与稼先交往甚密,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20余年,国度不同,当时中美关系又很紧,从事的又是国家机密工作,他对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文中提到“1971年8月我在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工作地点。他自己只是说‘在外地工作’。”确是实情。另外从资料看,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是截然不同的:学成后执意留在美国,连其父都很气愤,最后不认这个儿子,所幸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返回故土,报效祖国。从此点看,写

 

邓稼先教案18
上一篇:邓稼先教案下载    下一篇: 邓稼先教案人教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