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历史八(上)复习资料汇编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部编版 历史八(上) 资料汇编

陈义泰

 一、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的五次抗争:

战争名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1894年7月—1895年

1900年6月—1901年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相关国家

英国

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日本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日本

原因

根本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倾销商品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华权益

制定“大陆政策”

扩张中寻求出路

维护并扩大列强在华利益

日本大陆政策(蓄谋已久),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直接

林则徐虎门销烟

借口:英国——“亚号事件”

法国—— “马神甫事件”

朝鲜东学党起义

镇压义和团运动

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柳条湖事件,

七七事变的借口:一名士兵失踪

标志

开始

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

1856年10月,英国以“亚号事件”为借口,进犯广州

1894年7月日舰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偷袭清军,不宣而战

1900年6月,西摩尔率两千兵力进攻北京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结束

1842年8月初,英军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901年8月8日,八国联军从北京撤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

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

主要战役

三元里人民抗英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廊坊大捷

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重要

文件

名称

中英:《南京条约》

中与俄美英法:《天津条约》、

中与英法:《北京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

中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西荷比:

《辛丑条约》

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内容

割(地)、赔(款)、开(阜)、设(驻领事)、协(定关税)

 

割(地)、赔(款)、

开(阜)、设(厂)

(驻)兵、民(东交民巷)、(严)禁、赔(款)、外(务部)

 

结果

中国清政府皆以失败而告终

取得胜利并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影响

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近代史(1840—1949年)的开端;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进而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

※启示

落后挨打;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到中国人民走上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之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要努力学习,自身素质,抵御外辱,报效祖国。

 

二、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近代化的探索

 

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时间

19世纪60年代— 90 年代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1894年—1912年

1915年1923

1919年5月4日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

中央:恭亲王奕䜣

地方:曾国藩、左宗棠、

李鸿章、张之洞

有为启超

孙、、 翊武 、

元洪 、袁世凯

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

陈独秀、李大钊

指导思想

“自强”、“求富”

主立宪

维新变法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原因

根本

维护清王朝统治

救亡图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及其文化发展

北洋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加深

直接

强兵富国

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袁世凯尊孔复古

巴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标志

开始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1894年11月24日

兴中会的成立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巴和会的召开

结束

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1912年4袁世凯上台

传播马克思主义

取得初步胜利

性质

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运动,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一次伟大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相关知识点

中枢机构“总理衙门”

报刊:《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学会:强学会

机关刊物《民报》

主要阵地《新青年》

主力:青年学生、工人阶级

内容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陆军

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运动。

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前期(1915-1919——“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1919-1923—宣传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文化运动“新发展”的表现)

前期(5月—6月):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方式-学生罢课;

后期(6月5日以后):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方式-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作用

洋务派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主专制统治,推翻了清政府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启发着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层次

器物层面→练兵制器

制度层面→主立宪制

制度层面→民主共和制

文化心理层面→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核心是爱国主义;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等精神。

中国近代化的特征

由器物而制度而文化心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而出新 ,(中国终结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主专制制度,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被推向新阶,中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统治者进行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的改和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因为她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五四运动彻底性的表现:迫使在巴的中国代表拒签和约,这是近代中国政府第一次向帝国主义说“不”;迫使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之事。

 

三、中国近代史——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农民运动、革命战争等):

 

事件名称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时间

1851年—1864年夏

1899年秋—1900年

1924年—1927年

1927年-1937年

1931年—1945年

1946年—1949年4月23日

相关人物

洪秀全

阎书勤、赵三多等

介石、毛泽东、德、周恩来等

相知识点

金起义: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定都天京: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

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中失败。

重要文件:

《天朝亩制度》、《资政新篇》。

口号:

前期-扶清灭洋,后期-反清灭洋;

性质:

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

主要战斗:

天津廊坊大捷;

结果:

义和团的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中共“三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埋下伏笔。

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形成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埔军校:1924年5月成立,孙兼任军校总理,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历史功绩是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高潮事件是北伐战争:对象是孙传芳、吴佩孚和张作霖;主战场是两湖战场(湖南、湖北);英雄军队是四军叶挺独立团;初步破裂的标志是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彻底破裂的标志是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南昌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八七会议”的局限性:在纠正右倾错误的同时,没有警惕和防止“左”倾错误,为红军长征埋下伏笔;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它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秋收起义:领导人毛泽东,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文家市决策”的内容是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枪杆子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这是毛泽东把马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德任军长,毛泽东人党代表和军委书记,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云临时政府:成立的必要性是统一领导和协调各根据地和各红军队伍的需要,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它是中国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对峙。

 

开始标志: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局部抗战,十四年抗战开始标志);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全面抗战,八年抗战开始标志);

主要会战(战役):

国民党:平津保卫战、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武汉会(万家岭大捷(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使日本又遭受一次战略性的失败。)、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是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枣宜会战等

共产党: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规模最大的战役 ,它振奋了中国军队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重庆谈判:

目的: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共产党:争和平,揭骗局。

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防御阶——解放战争开始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

反攻阶——揭开解放战争反攻序幕:1947年夏,刘大军挺进大别山。

决战阶——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三大战役的战略战术特点:辽沈战役是“关门打狗”;淮海战役是“中间突破”;平津战役是“瓮中捉鳖”。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次规模最大的决战,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追击阶——渡江战役:

东西起止点——江苏江阴、江西湖口;

作用: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

 

 

 

续表:

事件名称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相关知识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相关知识点:

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央负责人在军事上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直接原因是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长征的路程:瑞金出发→遵义会议的召开(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佯攻贵阳→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

遵义会议: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其意义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师会师,标志着红军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其意义是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国共

两党

关系

国:国民党

共:共产党

合作

分裂

合作

分裂

原因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启示

国共合,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国共两党应该积极进行第三次合作,共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

影响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形成十年内战局面

取得抗战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民党政权垮台,形成了海峡两岸长期分裂的局面

 

四、中国近代史——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比较                     

类型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社会性质

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范畴

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革命影响

都起到了思想解放和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作用

领导者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

 

运动口号

“民主”、“科学”

外争主权,除出国贼

 

主要力量

知识分子

青年学生为先锋

工人阶级为主力

 

运动性质

思想解放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革命阶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影响

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中国近代史——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比较

类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

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范畴

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起止时间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群众参与

不广泛

广泛

奋斗目标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第五课导学案    下一篇: 八上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