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下册

浮力知识点考点总结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十章浮力要点一、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浮力的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产生条件:物体下表面必须与液体接触才有浮力。2.浮力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即F浮=。3.测量物体所受浮力①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在空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石块重力G②把石块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③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值,就是_浮力的大小。F浮=___________。4.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二、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浮力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三、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只受浮力和重力时1.请根据示意图理解。现象下沉悬浮上浮漂浮G与F浮的关系G>F浮G=F浮GG=F浮运动状态加速下降静止加速上升静止结果沉入底部可停留在液面下任何位置变为漂浮部分露出液面说明:悬浮与漂浮的比较悬浮与漂浮条件相同:F浮=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①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①比较F浮与G或②比较ρ液与ρ物。规律方法: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ρ物②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若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2.漂浮问题“四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①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②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③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④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3.浮力的应用:①轮船的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②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③气球和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气球里充密度小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4.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①认准要研究的物体。②判断物体所处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第十章浮力考点一、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下-F上1.如图所示A、B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用蜡紧沾在容器是的物体。向容器内到入一些水,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B、B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C、C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D、D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空气中静止的热气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B、在水中上升的潜水艇受到浮力C、将一铁块扔进水中,在其下沉过程中不受浮力D、抛入水中的深水炸弹受到向上的浮力3.下列应用实例中,不是利用浮力的是()二、判断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根据它们在水中静止不动时的情况可以判定受到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2.如图: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铝块、木块放入水中,已知ρ铁>ρ铝>ρ木,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是()A、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小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小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小D、铁块、铝块的浮力相同3.如图所示,一长方体分别按甲、乙两种方式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无法判断4.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1=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1<ρ2三、物体浮沉的判断1.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上浮,F浮=6NB.物体悬浮,F浮=5NC.物体漂浮,F浮=5ND.物体沉底,F浮=6N2.把质量相等、的两个球,放入液体中静止时,大球漂浮,小球悬浮,若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质量1.5kg的物体,浸没

 

浮力知识点考点总结
上一篇:浮力知识点(填空复习)    下一篇: 浮力讲义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