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课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说课稿)集贤县第七中学张昆觉醒的中国人民——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集贤县第七中学张昆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教材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我说课的内容有:一、教学理念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五、重点难点六、教法特点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教材将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新课标积极倡导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因此,我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或者通过情景模仿和解释现实问题等方法来学习历史课程。所以对于该课的设计,我从教学设计情境化、历史知识基础化、能力培养重点化、知识情感一体化,教学时代化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实践。教材分析《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选自部编教材历史八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和一部国人的自救运动的事实,这为过渡到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教材(第38页到41页)主要通过“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等内容来呈现,书本系统的介绍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政治思想,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感情,是本书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学情分析鉴于学生初次学习中国近代革命史,这一历史时期的国情比较复杂,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讲故事、看视频、看图片,演小品等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本堂课的学习。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孙中山忧国忧民、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意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合归纳的能力。3、认知目标: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同盟会的形成和三民主义内涵?重点难点本着八年级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孙中山在不同年龄段的革命事迹,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这一历史时期的国情比较复杂,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有一定难度。教法特点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联系历史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5分钟)1、以“孙大炮”引出话题(孙中山当时的绰号)2、让学生分组讨论孙中山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绰号3、通过阅读书中小字部分,大体了解孙中山的英雄事迹并鼓励猜对绰号的同学。(补充板书: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早年活动(一)少年时,国外求学——“医人”“医国”1、我首先通过讲述孙中山少年时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少年求学的经历。(板书:国外求学“医人”“医国”)(二)青年时,忧国忧民,寻找救国出路。2、学生继续阅读P39第一小段,了解孙中山是如何救国的?(板书:上书改革——转向革命)(三)壮年时,武装革命坚韧不拔。3、学生继续阅读P39第二小段,采用何种方法推翻清政府?(板书:成立团体——广州起义)情景小品组织三个学生分别表演孙中山,孙中山救治的病人,李鸿章,来体现孙中山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救国理念的变化。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四)革命思想传播1、通过阅读课文P39第四段并填写PPT中的表格了解资产阶级革命著作(板书: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五)政党成立1、通过阅读课文P40第二段并填写PPT中的表格了解与政党相关的知识(板书:时间、纲领、指导思想、性质)(六)拓展延伸1、出示兴中会的旧址,学生感受进行武装革命的阻力。2、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看出孙中山为了革命付出的努力和生活的艰辛。)节选自电影《孙中山》教学视频:孙中山3、小结:(对照板书进行总结)引出“天下为公”革命思想,一心想着让人民大众过上好生活,取得伟大的贡献。(七)课堂小结,回归生活,提升感悟。对照板书再次总结孙中山的革命、爱国精神;同时播放全国各地、海外华侨用不同形式来纪念孙中山的视频,天安门前孙中山的头像;台湾人民称他为国父;服装以他的名字命为中山装激发学生对激发学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课课件
上一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课稿    下一篇: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4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