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一章第一节功教学目的: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计算功的公式。知道功的单位。能进行功的简单计算。重点: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什么情况下未做功。难点:能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去“做工”,在农村里做各种各样的农活叫做工;在工厂上班叫做工;就连你们写作业也可以叫做工。用一句话来总结生活中的做工:就是消耗体力和脑力的活动。在我们物理上也有一个“做功”,但这个“做功”是不是那个“做工”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区别。二新课教学力学中的功物理学上的功往往包含有“贡献,成效”的意思,还具有更确切的含义。比如:课本里的货物受到叉车一个向上的力,并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看到了叉车的工作成效,我们就说叉车对货物做了功。等等。那么物理学上是怎样对做功定义的呢?阅读课本62页第三段,划线。尝试分析:完成课本63页“想想议议”通过学生讨论和师生互动,使学生知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不做功有几种情况。一个力要对物体做功应该满足什么条件?(作用在物体上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并且二者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2.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能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我们还关心做功的大小,如何计算功的大小?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功的两个要素:力和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也就是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即: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力用F表示,S表示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W表示功,则功的表达公式为:W=Fs(2)、单位及物理意义功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长度单位复合而成的,但为了方便和纪念焦耳,物理学中定义了1J,即1J=1N。m,其物理意义。3、熟悉教材上的例题,然后试着完成下面例题:例:人拉着重150N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20m,人的水平拉力是90牛,那么木块在前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人对木块做的功是多少?(一个学生上台演算,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4、课堂练习:课件展示5.小结:小结本节课知识点6.家作:金牌中相关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