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下册

12.1杠杆说课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奇台总场中学杨丽12.1杠杆说课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八年级物理.说课目录五、说教学程序设计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杠杆这节是对前面几章力学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有三个内容:1、什么是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学生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物理知识,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说学情本节课针对农村团场学校八年级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了力的基础上,再来介绍简单机械—杠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个性差异比较大。分层次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的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三、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识别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学生动手实验,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说教学重难点演示用:杠杆、钳子。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子、细线。(共8组)重点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画杠杆的五要素2、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具准备:Page?6五、说教学方法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现有知识面,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实验探究法:(3)分层次教学法:Page?7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约2分钟)小游戏:1、捏粉笔比赛2、开啤酒瓶比赛这一活动现象调动了学生的好极心理和求知的欲望,为引入课题——杠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六、说教学程序设计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以下五个环节:引入课题——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及其画法——探究杠(约2分钟)(约8分钟)(约10分钟)杆的平衡条件——练习与小结(约15分钟)(约5分钟)Page?82、认识杠杆(约8分钟)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Page?9生活中常见的杠杆你能够在图中找到杠杆吗?你能说出杠杆的共同点吗?Page?10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难点)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难点)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Page?113、练习杠杆的五要素及其画法L1F1F2L2O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Page?12探究一:杠杆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定性研究)利用学生实验仪器杠杆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力臂。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杠杆的平衡与力的大小和力臂共同决定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约20分钟)探究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分组实验)——定量研究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1、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上述的定性关系如何通过实验进行定量研究。2、多测几次,避免偶然性。3、引导学生对表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最后学生归纳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Page?13探究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格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F2L2Page?14最后布置作业:幻灯片出示练习题。Page?15认识杠杆七、说课堂小结八、说板书设计一、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二、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三、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F2L2Page?16九、说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准备也比较充分,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较好,但是有些时候老师包办替代的情况太多。课堂上教师应该再亲切些,肢体语言更大方自然得体些,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况,不是只关注某一个点,而是全面的关注他们。时刻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合理适当的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在体验感知杠杆五要素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之后再下达下一个学习的指令。讲解概念时,讲述的语言要精准,严谨、规范性强,讲解的语言可以适当的简单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12.1杠杆说课课件
上一篇:12.1《杠杆》教学反思    下一篇: 《杠杆》说课课件二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