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件五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液氧由氧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基本概念_识记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2、分子:3、原子:4、离子:分子、原子、离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原子中,由于正电荷数=负电荷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所以正电荷数≠负电荷数原子构成的规律:⑴、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⑵、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⑶、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⑷、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⑸、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决定元素种类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怎么看原子结构图和离子结构图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子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属于原子的是,依据是。属于离子的是,依据是;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因为:。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因为:。A、CB、D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DB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学一学怎样做这种题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该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常。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最外层≥4个电子是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得到电子,带负电。204金属一、知识网络物质由(元素)组成和(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物质元素构成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不带电)构成得失电子微观(构成)宏观(组成)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如:铁、铜、钠、木炭、红磷、氦气、氖气等。分子:气态非金属单质、都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气、氢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离子: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构成的;(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典型例题解析铁原子氮分子钠离子氯离子二、化学用语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1.国际上统一规定,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1/12=质子数+中子数3.相对原子质量2.计算式: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5.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关系三、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几点说明:(1)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不变。(3)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中的质子数。氧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2、元素分类:金属元素:铁、镁、铝、钠、钾、铜、锰、锌、银、钡、汞、金等非金属元素:氧、氢、氮、氯、碳、硫、磷、硅、碘等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元素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还有镁氢和其他四、元素符号2.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1.元素符号书写的要求:(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五.(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2345678910HHeLiBeBCNOFNe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11121314151617181920NaMgAlSiPSClArKCa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一般大于4易得到电子易发生化学反应等于8(氦等于2)稳定结构)极难发生化学反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二、离子的形成1、离子带电的原子2、离子分类阴离子阳离子3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件五
上一篇: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件七    下一篇: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件四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