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第十七课猫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并运用“污涩、红绫、怂恿……”等词;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4、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本文。
            5、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
情感与态度:6、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
教学方法:
预习夯实基础-----整体感知识文本-----比较阅读突亮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预习,完成“夯实基础”部分教学
2、完成整体感知,图解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二)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三、文本学习
(一)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字词的读音。
2、思考:
(1)文章写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明确:三次养猫的经历
(2)既然是写我三次养猫的经历,那可分为几部分?怎样划分?
明确:如以时间为序,每次养猫为一部分,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我家养的第一只猫及其结局。
第二部分(3~14)写第二只猫领养、丢失的经过。
第三部分(15~34)写我家第三只猫受屈而死。
(3)作者三次养猫的感情相同吗,所以根据感情的不同还可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14)记叙前两只猫受宠。
第二部分(15~34)写第三只猫受屈而死
从文章结构中我们很自然可知其详略,但三只猫都是活灵活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猫呢?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3、快速阅读课文,按句式说话:“读________,我看到了一只______猫。”
参考: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一只更活泼更有趣的小猫。
C、“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一只可怜的小猫。(来得可怜,活得可怜,去得可怜)
D、“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 一只凶恶的黑猫。
四、本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结构内容,知道了作者把笔墨着在了第三只猫上,这是为什么呢?下一节课我们将从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等方面来看作者是怎样对比写三只猫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比较阅读和细节描写的阅读
2、学生畅谈,情感教育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说了本节课将从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等方面来看作者是怎样对比写三只猫的。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二、文本学习
(二)亮点透视
1、完成表格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失去后的心情
第一只猫 要来的 白雪球似的可爱 很活泼 宠物 辛酸
第二只猫 要来的 浑身黄色 更有趣、更活泼 宠物 怅然、愤恨
第三只猫 拾来的 不好看、瘦 忧郁、懒惰 若有若无 十分难过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2、比较写法的探讨
思考:作者既然主要通过第三只猫来表现主题 ,为什么不单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写第一、二只猫?
明确:形成鲜明对比,用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第三只猫的遭遇。这样使得第三只猫的悲惨更加明显,引起读者的共鸣。
3、在第二只猫丢失和第三只猫死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也形成一种联系和对比,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三、课文小结
同学们,此时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请欣赏这些可爱而又可怜的猫,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下一篇: 第十六课诫子书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