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第十三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十三课纪念白求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读准下列字音:隘、拈、冀、鄙、忱。理解并运用“漠不关心”“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精益求精”五个成语。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常用方法。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二)能力目标:1、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2、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三)情感目标:学习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教学重点:弄清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学习本文采用对比的写法。教学难点: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教(学)法:课时安排:2节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秋风吹着细雨/廷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于1939年12月21日写成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新课教学:(一)课前热身1、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号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根据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的写作目的,根据白求恩精神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很自然地用三段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阐述,最后再用一段文字总结,号召全党同志向白求恩学习。这样,就构成了文章四段文字的内容。白求恩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本节课我们主要理清思路,了解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一段的重点句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段的重点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段重点句是:“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段重点句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三、课堂小结:1、内容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清全文写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国际主义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部分的思路、某些句子的思路);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2、方法归纳首先,阅读有关白求恩事迹的材料,搜集白求恩同志的故事。以阅读为切入点,在对白求恩生平事迹逐步了解的过程中得到教育,从而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其次,学会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一句中,“麻木不仁”一词的原意是指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而在本句中则指缺乏政治敏感与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检查,让学生拼读、解释一些词语:派遣、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二、新课教学:1、整体感知作为一篇纪念抗日战争而献身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文章,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的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通过对比,褒贬分明,白求恩的精神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本节课主要学习对比在文中的运用。2、合作学习思考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三层,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

 

第十三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上一篇:第二十课狼教学设计    下一篇: 第十九课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