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二章课件2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二、会读会写论语愠说三省罔殆箪肱lúnyuèyùnxǐngwǎngdāndàigōng陬邑zōuyì笃dǔ逾矩吾yújǔwú三、精读课文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段解: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为人态度。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而:连词,表顺接。时:名词做状语,时常。之:代所学知识(3)说:通“悦”,音yuè,愉快.(4)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古今异义词,今义为朋友)亦:副词,也。(5)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6)愠:生气,发怒。(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2)三省(xǐ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信:真诚、诚实(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翻译: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段解: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修养。第二章: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重点字词解释:(1)十有五:指十五岁,“有”同“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2)惑:迷惑,疑惑。(3)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4)耳顺:能听进不同意见。(5)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6)逾矩:逾,超过;矩,规矩。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时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别人说话能明辨别真假,七十岁可能随心所欲,又不超过规矩。段解: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第三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段解: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第四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重点字词:(1)温:温习,复习。(2)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3)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4)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5)知:领悟,获得。(6)可:可以。(7)以:凭借。(8)为:成为,做。(9)矣:语气词,表肯定。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段解: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字词解释:而:连词,表示转折。则:连词,相当于“就”、“便”。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重点字词解释:1、哉: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2、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3、巷:颜回的住处4、回:颜回,字子渊,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房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真高尚啊!”段解: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第六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段解: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以求学为乐。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课件22
上一篇:《论语》十二章课件21    下一篇: 《论语》十二章课件2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