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二章教案19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了解有关《论语》的一些文学文化常识。2.通过自学,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基本意思,熟记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3. 能根据材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并掌握《论语》相关文学常识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3.理解《论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现实意义,体会其中的“为学之道”,使学生学有所用,在今后的学习中端正态度,改进方法。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朗读、品读和诵读,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2.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并通过查字典、参考其他资料等方法,自主阅读,在合作中探究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论语〉十二章》。距我们两千多年的《论语》是中华文化的源头,那里有我们取之不尽的知识和文化。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以自学为主,请大家认真完成讲义中的这些学习任务,然后在小组或班级内交流。二、基础过关1. 知常识。根据课文有关注释,整理文学常识。关于《论语》和孔子,你一定还知道不少,请把你知道的在小组内交流。2. 读准音。翻开课文,先大声朗读一遍全文;再借助注释和词典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检查自己是否完全读对了,并把这些音注到课文上;再次朗读全文,要求准确流利。《论语》() 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不逾矩()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一箪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3. 析字义。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通译全文,把重要的注释注到课文上;然后合上书,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能不能正确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最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解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4.找成语。下列各句中均有出自《论语》的成语,请一一找出来,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看看它和原文中的意思是否相同。(1)“况且是自己舅子开张的酒店,越要卖弄,好酒好食,只顾教搬来,吃得个不亦乐乎。”(《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2)“三省吾身,谓予无愆。”(宋?洪迈《容斋随笔?逐贫赋》)(3)“他们都是在二十几岁作出贡献,三十开外就荣获诺贝尔奖金,真可谓三十而立。”(陆继宗《三十而立》)(4)“条约上的束缚,关税上的钤制,怎能从心所欲,如愿以偿呢?”(廖仲恺《中国实业的现状及产业落后的原因》)(5)“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汉·班固《东都赋》)(6)“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7)“绍殷再三赞叹不绝,随又问道:‘先生本是科第世家,为甚不在功名上讲求,却操此冷业?虽说富贵浮云,未免太高尚了罢。’”(《老残游记》第三回)(8)“夫至当无二,而三传殊说,庸得不弃其所滞,择善而从乎?”(晋?范宁《(9)道若途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汉?扬雄《法言?问道》)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解决文学常识、字词读音和字词释义。翻开教材,我们可以发现,《〈论语〉十二章》文下的注释已经非常详尽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疏通文义。所以,第一轮的字词教学主要是通过自学和交流的形式进行。当然,字不离篇,我们接下去还会把字词教学融合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三、探究闯关1. 找朋友。下列五句“论语”分别跟课文中哪些章节所讲的意思相近?请思考后全班交流。(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 子夏曰:“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子夏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2.辨词义。关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各家《论语》注疏有不同的理解,请你说说以下两种解释,你支持哪种?并在小组内陈述理由。◎何晏、邢昺《论语注疏》:习——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史

 

论语十二章教案19
上一篇: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24    下一篇: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