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植树的牧羊人课件1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3植树的牧羊人第四单元美文诵读秋的美,是一种朦胧的美,像是看水墨画,朦朦胧胧。秋里也有喜悦,每一声笑容多是发自内心的,当果园里水果成熟了,果园伯伯笑得合不拢嘴。当田野里的小麦成熟了,农民伯伯笑开了花。当公园里的菊花一朵朵绽放,赏花人露出了会心一笑。秋远远不止这些……课前准备一、作者简介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过步兵,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创伤,由此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代表作有《为顶上的轻骑兵》《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二、创作背景《植树的牧羊人》原名为《植树的男人》,是他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他晚期的作品,是虚构的小说,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作出了贡献,选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三、字词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废墟()干涸()坍塌()戳()酬劳()流淌()帐篷()水渠()薄荷()溜达()微薄()呼啸()慷慨()滚烫()??????xū?????????hétāntāchuōchóutǎngzhànɡqúbòliūbóxiàokǎitànɡ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再组词。nàn()pù()难铺nán()pū()ā()dǎo()挨倒ái()dào()灾难难得铺子铺床挨着挨打倒塌倒退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对应的词语。(1)坍塌:(2):干枯没有水。(3)不毛之地:(4)溜达:(5):比喻追究底细。(6)沉默寡言:(7)酬劳:(8)琢磨:(9)废墟: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干涸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散步,闲走。刨根问底不声不响,很少说话。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酬谢的钱物。思考;研究。城市、村庄等遭受毁灭性破坏而变成的荒凉地方。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我在倒蹋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2)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了。()(3)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4)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逢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蹋——塌暴——爆躁——燥逢——缝课文研读四、整体感知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是美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写的一篇短篇小说。B.故事的主人公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课文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C.作者曾经说过,写的虽然是故事,但主人公是真实可信的,文章刻画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D.作者采用纪实笔法来写,曾让人误以为写的是真实的人,甚至有人去普罗斯旺地区寻访这位老人。D2.文章采用的是第几人称?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人称。对比手法。“我”是牧羊人植树的见证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五、品味鉴赏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1)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使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地上环境的恶劣,与后文高原的变化形成对比,从侧面突出了牧羊人的精神品质。(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2.阅读下面的句子,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勤劳能干、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热爱生活的人。知识储备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

 

植树的牧羊人课件15
上一篇:植树的牧羊人课件14    下一篇: 植树的牧羊人课件1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