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课件2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诸葛亮15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理解文意拓展延伸合作探究16诫子书课堂练习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2、准确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理解文意,能准确翻译全文。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原文】自行翻译文章,想一想,本文诸葛亮想告诫我们什么道理?翻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译文:有才德的人的行为操守,依靠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明确志向,不身心平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须精心专一,才干必须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没办法完成学业。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于是成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陋室,(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合作探究1、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了诸葛亮希望儿子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有所成。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拓展延伸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名言推荐课堂练习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DD2、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本课时讲解结束,同学们如果还有疑问,请与老师或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探究吧!

 

诫子书课件20
上一篇:诫子书课件19    下一篇: 诫子书课件2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