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18《狼》学案及练习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3、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4、体会狼与屠户形象,把所文章主旨。5、认识狼的另一面(忠诚、团结、坚持不懈……),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定向导学,互动展示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质疑提升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方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导学案》。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3、要充分预习,品味重要语句,翻译课文。4、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文章主旨。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1、对子互学相互检查自学情况,并给对方评级并签名。2分钟2、互助学习共同探讨疑难3分钟3共同学习共同解决疑难,准备精彩展示3分钟展示一初读课文1、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字拼音。缀窘苫弛眈寐瞑暇隧尻黠(3)读出感情2、展示朗读展示二译读课文1、自主学习,读读译译,圈点重点词语,1)释词语顾野有麦场苫蔽成丘意暇甚屠自后断其股并驱目似瞑一狼洞其中一狼径去止有剩骨其一犬坐于前2)译句子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⑤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⑥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小组合作研讨。3、合作展示展示三品读课文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2)本文分为两个部分,怎样划分?3)叙事部分:屠户狼屠户狼屠户狼屠户狼4)议论部分(1)文章表达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朗读并背诵。2)“狼之黠”从哪里看出?除了“黠”之外狼在本文中还有哪些本性?3)“顷刻两毙”狼是怎样被“毙”的?(试结合课文语句,分析屠户的动作,心理描写)(4)“止增笑耳”作者仅仅是让我们“笑”吗?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展示四深入探究1、找出课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些语句注重于人物的哪方面描写?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2、课文中写了屠户的哪些动作,从中你能看出他在想些什么吗?(想象一下,选一处动作进行分析)4、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5、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6、《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五、拓展延伸1、谈认识: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2、讲述一个关于“狼”的故事。3、搜集与狼有关的成语知识链接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博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的意思是记述,“异”指奇异的故事。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曾评价《聊斋志异》: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随堂练习四、达标训练(一)、积累三个关于“狼”的成语和一句关于“狼”的谚语。成语:谚语:(二)、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课文所记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是,短文开始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的作用是:2.用原文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⑴前狼假装睡觉的姿势是:⑵前狼假装睡觉的神态是:⑶前狼假装睡觉的目的是:3.找出文中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保卫自己的五个动词。4.文中表现了屠户害怕,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的词语有哪些?

 

18《狼》学案及练习
上一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教学设计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