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上册

夯实法治基石课件35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黄炎培熟谙历史,又有丰富阅历。他在延安亲身感受到了一种与重庆截然不同的清新气象。同时,黄炎培在心中又有一团疑虑——中国的历史有一种可怕的周期率,一种使人堕落、使物变质、使时间逆转的无形的支配力。他坦诚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政党、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起之时,都是艰难困苦,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力求从万死中求得一生,因而无不显得生气勃勃、气象一新。及至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也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或政怠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总之没有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国民党初起时,不也是一个万众瞩目的革命政党嘛!共产党会不会重蹈前人的覆辙?希望贵党能够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的支配。黄炎培的一番话,使毛泽东颇有“心潮逐浪高”的感受。他坦然回答说: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贵不佐三代”,也包含了先生你讲的这些道理。我们共产党已经找到了新路,能够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建设法治中国夯实法治基石第四课预习新知1、法治的意义3、了解我国法治进程2、法治的要求4、如何建设法治中国?阅读教材P44—50,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判断标准3、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一)1978年—1996年,民主法治恢复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1982年,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二)1997年—2011年,依法治国方略确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初步发展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二、描绘法治蓝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三)2012年—至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新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中国在路上◆我国“立法的法”作出重要修改,群众诟病的“奇葩证明”得到清理。◆司法体制改革动真碰硬,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够维护自身权益。◆“打虎拍蝇”力度不减,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夯实法治基石课件35
上一篇:夯实法治基石课件33    下一篇: 夯实法治基石课件3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