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了两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时代背景毛泽东消息两则新闻,又称消息。狭义的新闻单指消息,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消息即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是最常见的新闻体裁。文体知识消息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六要素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和抒情表达方式文体知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文体知识消息的结构授予(y?)要塞(sài)jiān(歼)灭xiè(泄)气溃(kuì)退芜(wú)湖dū(督)战业yǐ(已)锐不可当(dāng)摧枯拉朽(xi?)字音互填时间: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事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物:人民解放军结果:渡过长江,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整体感知理清这则新闻的各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朗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结合课文旁批,划出并标明文章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部分。整体感知标题——简洁、高度概括,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简要概括新闻内容,一般在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能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主体——细致地介绍新闻的内容,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电头——交代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合作探究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各有什么特点或作用?示例:“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品析:“不到”表明时间短,“即已”表明速度快,这两个词充分说明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势如破竹。体现新闻报道语言的准确性。合作探究参照示例,品析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新闻报道了我军的渡江战役及其成果。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结果,饱含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之情和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课堂小结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理清这则新闻的各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2.阅读这则消息,划出并标明文章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整体感知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事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物:人民解放军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合作探究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来写?江阴安庆芜湖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35万)(30万)(35万)九江—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且渡江顺利,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但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先写中路军,接着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的激战,文章达到高潮。 找出本文的议论性句子并说明其作用。合作探究议论句:“此种情况……都很泄气”。作用: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结合具体词句品析这则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合作探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战况,歌颂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嘲笑了敌军的溃不成军、毫无斗志,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课堂小结

 

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
上一篇: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14    下一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