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一着惊海天课件17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课一着惊海天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3.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教学重难点1.培养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航空母舰”,一个让每个中国人热血沸腾大国重器,但是航空母舰仅仅只是一个作战平台而已,赋予航空母舰这个巨兽最佳战斗力的就是舰载机了。本文就详细的报道了中国首艘航空母舰的第一架舰载机首次试飞的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墨,再次重温这永载史册的精彩瞬间!法国作家雨果先生就《悲惨世界》能否发表的问题,给编辑寄了一封信,信的内容简洁至极,只有一个问号,编辑认为可以发表,也回了一封信,大家猜猜,他回的是什么?对,是感叹号!看来雨果先生写信是很讲究简洁的,那么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封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看看这封信又写了什么?激情导入二、自主学习1.走进作者蔡年迟、蒲海洋均为《人民海军报》记者。本文是发表在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上的一篇通讯报道,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2.背景介绍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3.文体知识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通讯的分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三、合作探究1.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又具体的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2.快速浏览课文,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辽宁舰的航行位置;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意义;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3.再次阅读全文,归纳出文章的层次。第一层:(1-4)概括叙述了辽宁舰的航行位置及训练着舰时间。第二层:(5-19)详细叙述了歼-15舰载机在地空的默契配合下成功着舰。第三层:(20到结尾)详细描述了着舰成功的伟大意义及人们的成功喜悦。4.文中用非常详细的文字描述了塔台和飞行员的对话,而略写了其他情节,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扣人心弦,突出了飞机着舰前的紧张、有序。5.这篇通讯有着强烈的画面感,导语中哪些词语给读者以很强的画面感,找出来加以体会。海风呼啸、斩浪向前、艳红的八一军旗……这些词像画家一下画出了画的底色和格调,给人很强的现场感。6.语言品析(1)标题的“着”“惊”“海天”给你怎样感受?着”“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着继续往下读。(2)文中用了很多比喻修辞,找出来,细细品味。用“刀尖上的舞蹈”比喻着舰的危险,用“凌波海燕”比喻歼-15轻巧的飞行,用“疾如闪电”比喻舰载机飞行的速度。四、写作借鉴1.层次感强(1)叙事完整,铺排有序(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3)文风平实,脉络直观2.现场感强3.很有美觉感(1)动态美(2)情感美(3)语言美五、迁移拓展这则通讯被评为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深受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收获吗?可以用“读了这段话,或者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到……”的句式来表述。六、课堂小结这篇通讯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着惊海天课件17
上一篇:一着惊海天课件16    下一篇: 一着惊海天课件1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