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导学案13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三峡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所描绘的三峡(主要指巫峡)险峻奇秀的风光,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山河。2、品味作者巧妙的布局和张弛有度的行文节奏。体会作者总分总、动静相生的写景方法。学习文中简明的语言风格。二、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ɡ)不见曦月(xī)夏水襄陵(xiānɡ)沿溯阻绝(sù)绝yǎn(绝巘)朝发白帝(zhāo)素湍绿潭(tuā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 2、文学常识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县与湖北省宜昌市市之间。《三峡》选自《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3、解释下列词语:略无阙处(略无,毫无)(阙,通“缺”)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夏水襄陵(上)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或王命急宣(有时)(传达,宣布)虽乘奔御风(即使)(这里指飞奔的马)不以疾也(快)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飞漱其间(急流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属引凄异(动词,连接)(延长)4、一词多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绝:沿溯阻绝(隔断)哀转久绝(停止,消失)5、通假字略无阙处通,解释:6、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5)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三、整体把握:1、中心主旨:《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赞颂了山河的壮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3、文章各段大意。第1段:总写三峡山的特点。第2段:写夏季三峡迅疾凶猛的水势。第3段:写春冬时三峡的景色。第4段:写三峡秋天的景象。四、问题探究1、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因为“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因为夏水最为凶险、迅疾,最有特点。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三峡的山的什么特点?“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正面写山连绵不断的特点;“隐天蔽日”写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的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突出了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对比的手法,以船行之快突出三峡江流湍急的特点。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_引用渔歌既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又写突出三峡山高峡长的特点。__5、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悬泉瀑布,飞溯其间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3分)答:(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7、本文布局巧妙而妥贴,它的特点是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即先用粗线条勾画山川的形势,再用工笔描绘林峦的景色。每一段开头,都是先点出地点或季节,中间是景物描写,结尾以“我”的感觉来烘托之。五、课内阅读训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导学案13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三峡导学案15    下一篇: 第10课《三峡》导学案1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