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导学案10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达到熟读成诵。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准确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2.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一、预习导航:本文作者是(填朝代)学家,选自《》。课文标题所指的“三峡”是峡、峡和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之间。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阙处()重岩叠嶂()襄陵()曦月()御风()沿溯()素湍()绝()长啸()属引()涧()飞漱()3、收集有关三峡的古诗词歌谣。4、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课内探究(一)读/背第1段。然后做下列练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本段写。突出其、的特点。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是从面映衬/烘托出。(二、)读/背第2段。然后做下列练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请用你喜欢的1-3个字词概括)三峡夏季江水特点:。2、文段中从侧面描写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3、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一句,你想到谁的什么诗?(三)读/背第3段。然后做下列练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作者用哪四个字概括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作者的感受是?2、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静景描写的句子是:动景描写的句子是:3、文段中写景是从视觉上写。文中写俯视的句子是:仰视的句子是:4、归纳这段主要写:(四)读/背第4段。然后做下列练习。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段中从正面描写猿声凄婉的句子是:2、文段中引用“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10课三峡导学案10
上一篇:第10课《三峡》导学案12    下一篇: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