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与朱元思书教案18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积累文言词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二、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三、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新秀丽的词藻构成的一片写景的小品文,描绘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让我们一起来领会富春江的美丽景致。二、关于文章体式和作者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偶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吴均:字叔痒,吴兴故鄣人。南朝梁著名的文学家,家世寒贱,因为好学终成俊才,他的诗清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擅长写景。因为其诗清拔有古气,故称为“吴均体”。三、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指导学生一读,读准音,通文意。(教师对于疑难问题及时解答,如“东西”“夹岸”“泠泠”等的解释。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疏通文意。)2、通过诵读,读出语言的神韵。通过联想,领悟语言的美。通读全篇课堂提问教师说句子,让学生能够做到不看书也能把句子的意思背诵出来。再次诵读课文。板书解题(教师出4个题目,让学生看书自己找出答案,老师总结并归纳)第一自然段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出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写水之“异”的?水之“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明确:异{水之“急”甚箭(夸张)若奔(比喻)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写山之“奇”的?高山、寒树(山树之奇)山峦负势竞上,千百成峰(山峦之奇)明确:奇{泉、鸟、蝉、猿(山音之奇)鸢飞戾天、经纶事物(山魅力之奇)横柯、疏条(山林之奇)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句话是写景抒情,既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者的厌恶之情,也表现出作者回归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课时带领学生回忆课文。既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全文的中心句,总领全文句,那作者又是如何具体详细为我们描绘富春江的“奇”“异”的景色特点呢?(学生讨论、总结一:水的“异”,分别表现了它的清:“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学生讨论、总结二:山的“奇”,主要表现在树多、山高、景美三个方面。)(学生讨论、总结三: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采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异水”的清澈透明特点,突出了“异水”的湍急奔腾的气势。)教师总结: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对水进行描写,分前后两个层次来描写水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静”表现:水、细石。“动”表现:游鱼、猛浪,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丰富了富春江水的特色。这样动静结合的写法,显示作者感情色彩的变化,场面变化和文章节奏的变化。作者用他的妙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2、在描写了异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抓住山“奇”来描写的呢?(学生讨论、总结一:在写山时文章逐层展开,多角度的分别描写了山树、山峦、山音、山力、山林。(学生讨论、总结二: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除了运用多种修辞外,还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描绘各种景色,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学生讨论、总结三:动静互见的高明。“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事于听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着枝条的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上,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写法。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了生命活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作者在描写山中的各种声音时,各种声音仿佛是交织成优美的山林交响曲。山林变成了美好的音乐世界,表面上似乎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可以由学生讨论明确:这种方法叫“以动衬静”,教师应及时表扬,可举例,如“”)最后四句写景,表现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前文“寒树”写出了枝繁叶茂,给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4、要求学生再读本段,思考:我在开始就讲过,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那么大家能否说一说作者通过写景究竟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句子表现出来?(学生讨论、总结一:从全文看,作者表现了他对大自然优美景色由衷的赞美。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与朱元思书教案18
上一篇:与朱元思书教案15    下一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2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