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与朱元思书【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重点难点】目标1、2【学时安排】2学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一、走近作者,了解相关1.吴均(469~520),又名吴筠,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他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尤以书札见长,其诗文自成一家,文体清拔有古气,常描写山水景物,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2.富春江:全长110千米,在浙江境内。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3.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的是,它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课文主要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课文中,作者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富春江的美景就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曲折,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意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心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下文自然就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了。平静的江面,水之澄澈,以至于千丈深的水都能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当,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山之奇毕呈。作者然后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这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于是,作者不禁触景生情,表达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文尾四句,仍工于写景。清幽淡雅,余音缭绕。二、朗读课文,积累基础4.先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再大声朗读文章,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jìng),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ài)。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hǎo)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横柯(kē)上蔽,在昼(zhòu)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风烟俱(全部)净(消散,散尽),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从(顺、随)流飘荡(飘浮荡漾),任意东西(或东或西)。自(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表约数,多)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水皆缥碧(青白色),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障碍)。急湍(急流的水)甚箭(比箭还快),猛浪若奔(名词,飞奔的马)。夹岸高山,皆生寒树(阴森森的树),负(凭依)势竞上(争着向上),互相轩(高)邈(远),争高直指(笔直向上),千百成峰。泉水激(冲激)石,泠泠作(发出)响;好鸟相鸣(相互和鸣),嘤嘤成韵(和谐动听)。蝉则千转(通“啭”,鸟叫声)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不绝)。鸢飞戾(至)天者,望峰息(平息)心(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经纶(筹划、治理)世务者,窥(看)谷忘反(通“返”)。横(横斜)柯(树枝)上(作状语,在上边)蔽,在昼(白天)犹(像)昏;疏(稀疏)条(枝条)交映(互相掩映),有时见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方法提示:直译不通就意译!〗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时而偏东,时而偏西。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⑶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⑷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⑸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看到那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高位的人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学案    下一篇: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