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渡荆门送别》历年中考题及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渡荆门送别》历年中考题及答案54.(2011·广西省河池市)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8.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情。(2分)19.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2分)【答案】18.思乡19.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28.(2010·云南省曲靖市,10,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答案】(1)(1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2分)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尾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分)14.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二)(5分)13.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乡评分:每空1分,共2分。14.“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2014年湖北省襄阳市(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10-11题。(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0.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之情。(2分)1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答:(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4分)10.(2分)每空1分。叙事;思乡。11.(2分)“随”字用得好,(1分)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分)

 

《渡荆门送别》历年中考题及答案
上一篇:《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下一篇: 《渡荆门送别》理解性默写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