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赠从弟(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抓关键词、讲解大意、交流感悟、欣赏相关视频等多种方法赏析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唤起学生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建安文学的深远影响、“建安风骨”、“建安七子”、作者、有关《赠从弟》,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说起中国古诗,你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诗。不错,唐诗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盛唐气象”。但是,同学们是否知道中国诗歌“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呢?“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盛世大唐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那就是盛唐诗人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可见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诗歌的范式。“建安”“盛唐”同是两个诗歌繁荣的时代。建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开创了诗歌创作的一个辉煌时代,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形成了以曹操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建安风骨”。“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càn)、徐干、阮瑀(yǔ)、应玚(yáng)、刘桢。刘桢,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刘桢的代表作《赠从弟》共三首,分别以苹藻、松柏、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尤以第二首名盛于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二、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刘桢的经典名诗《赠从弟(其二)》。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三: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2、体味诗歌的内涵;3、唤起同学们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简而言之,就是“读经典名诗,励自我心志”。三、教学新课(一)读中感知课件展示:请自由朗读一遍全诗,要求:(一)读准字音,读对停顿。(二)完成填空,感知全诗:1、《赠从弟(其二)》从体裁看,是一首言古体诗;从内容看,是一首。2、用原文填空。《赠从弟(其二)》所咏的中心意象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对其起衬托作用的是“”和“”。“”“”“”是其“本性”。学生自由朗读感知。师生交流:请一学生告诉老师和全班同学刚才朗读诗歌时特别注意的字音:桢zhēn劲jìng罹lí凝níng展示有注音和停顿的课件全班齐读: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完成填空,感知全诗:1、《赠从弟(其二)》从体裁看,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咏物诗。2、用原文填空。《赠从弟(其二)》所咏的中心意象是“山上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谷中风”,对其起衬托作用的是“风声”和“冰霜”。“亭亭”“劲”“端正”是其“本性”。(二)读中晓意“三分诗歌,七分朗读。”同学们需要进一步走进诗歌。课件展示:边自由朗读,边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学生一边自由朗读,一边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师生交流:首先请学生告诉大家刚才朗读诗歌理解大意时哪些注释有助于理解诗歌大意。/接着课件展示需要重视的字词解释,全班齐读识记:从弟:堂弟。亭亭:挺拔的样子。瑟瑟:形容风声。盛:大,凶猛。劲(jìng):坚强有力。一何:多么。惨凄:凛冽、严酷。罹(lí):遭受。凝(níng)寒:严寒。然后请学生讲自己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根据学生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情况,决定是否展示课件: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却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三)读中赏析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体味诗歌的内涵,老师给同学们安排了一个小组活动。课件展示:在小组内用以下两种形式练习说话,用自己最喜爱的朗读方式读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1、我从“”中读出了松树的形象。(示例:我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中读出了松树坚忍不拔的形象。)2、我欣赏“”,因为这句诗……(示例:我欣赏“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因为这句诗运用对比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展开较量,突出了松树高耸挺拔的形象。)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充分朗读和交流,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诗中有画”,在小组活动时,老师可请一位擅长画简笔画的同学在白板上画一棵松树,加深学生印象。师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品味,又要注重让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再现松树的形象和品格。在交流的过程中

 

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教案
上一篇: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教案    下一篇: 赠从弟(其二)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