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题3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下列句子中“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至之市,而忘操之B.故时有物外之趣C.是吾剑之所从坠D.鞭数十,驱之别院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C.月色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4.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6.下面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他贬官黄州时期。B.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C.“欣然”与“念无与为乐者”都是心理描写,前者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后者写出他遭贬后的寂寞之感。D.最后三句是借景抒情,寥寥数语,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尽在其中。6.诗文默写。(10分)(1),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3),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4)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6),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7)风声一何盛,!(刘桢《赠从弟》(其二))(8),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9)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10)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二、阅读品悟(40分)(一)(2018·海南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4分)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ò):福禄,福分。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①若主纳忠谏 ②寻亦诛死 ③无为后所嗤 ④以匹夫比之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答:(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①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译文:②此亦帝王深耻也。译文:(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答:(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题3
上一篇: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下一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