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第14课《背影》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背影一、学情分析同学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青春期即将到来之际,对感情的感悟力较低,又常常因为亲情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候我们似乎感受不到亲情,甚至否认亲情的存在。因此,进行亲情的教育活动十分有必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信息和写作背景。(2)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能够复述文章故事情节,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3)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朗读方法,感知文章大意。(2)通过抓住关键词“背影”,分析大量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父子情深,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教育学生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发扬中华民族的佳统美德。三、重难点(1)通过分析大量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2)感受父子情深,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四、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他一本生死笔记《目送》中写道: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然而,人世间最大的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在”。那么,同学们,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父母?同学们自由发言:追随背影(二)介绍作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三)介绍写作背景1916年,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去北京大学读书。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父亲的公卖局长职务交卸了,祖母的去世,都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父亲设法变卖了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笔高利贷。这时,朱自清接到了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体悟感情1、学生听课文录音,完成两个任务:1.标段序2.圈点勾画生字词,借助课后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自主、互助扫清本文的文字障碍。教师强调并检查生字词,齐读两遍。交卸()狼jí()妥帖()tuí()唐琐xiè()晶莹()踌躇()pánshān()()2、朗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1)本文几次写到“背影”?(四次)(2)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请同学们用笔将原文勾画出来)明确: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3)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明确:第二次。(望父买橘)(4)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呢?明确:最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五)合作探究,把握情感1、齐读精彩片段。并思考这一部分怎样表达出父亲那种深挚的爱子之情来。提示:换词法结合人物处境关键字词,小组讨论交流,(1)父亲的穿戴:黑、深青--穿着朴素,心情沉重(2)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年老体弱(3)爬月台动作:攀(抓)——全靠父亲四个手指用力,可以感受到父亲攀登艰难;缩(蹬)——缩”,两脚无处可蹬,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倾——倾斜,不平衡。从中都可以看出父亲能够爬上月台全靠自己残余的内在力,父亲十分艰难,但是十分努力。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父爱,这是一个努力的背影。2、让我们有感情朗读这部分精彩内容。3、当时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反应?用原文回答。明确:“这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4、文中父亲的背影为什么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提示:可以结合父子两的特殊的处境,也可以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比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明确:父亲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珍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5、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从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外,还用什么描写方法表达这种关爱?(父亲的语言)明确: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甘愿承受家庭重负,但愿儿子能轻松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不放心,怕别人照顾不周到,劳碌费神,在所不计。这表明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③“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对儿子的关怀体贴十分周到。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是否旅途平安,

 

第14课《背影》教案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13    下一篇: 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1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