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昆明的雨课件1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1.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2.辨读品味,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之情。4.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挖掘美的眼光和情怀,关注身边的生活,善于发现和感悟生活。课时目标学情诊断情境导入学情诊断情境导入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逝水》等。学情诊断作者简介学情诊断写作背景八卦()乍()绿釉()避邪()鲜腴()篱笆()吆唤()密匝匝()学情诊断积累字词guàzhàyòuxiéyúlíyāozā学情诊断积累字词闷热()烦闷()闷mēnmèn晕倒()晕车()晕yūnyùn涨潮()涨红()涨zhǎngzhàng鲜腴:密匝匝:避邪:学情诊断积累字词新鲜肥美。非常浓密的样子。用符咒等避免邪祟。自主探究初步感知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可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点题,抒发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之情。第二部分(第3~6段):回忆昆明雨季的特点。自主探究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初步感知第四部分(第10、11段):写雨引起的乡愁,篇末点题,回扣前文。(1)雨季很长——由第4段“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可知。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2)时断时续,不让人厌烦——由第4段“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可知。自主探究初步感知(3)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浓绿的——由第5段“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可知。(4)空气湿润,菌子极多;杨梅好吃、缅桂花很美——由第7段到第9段内容可知。自主探究初步感知本文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昆明的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热爱之情。你觉得本文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自主探究初步感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作者说“我想念昆明的雨”,作者仅仅想念昆明的雨吗?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昆明的雨”,还有昆明的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我想念昆明的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文章开头点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点题,并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结尾再次出现这句话,使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我想念昆明的雨”这句话短小而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以及以往生活的怀念与喜爱之情,令人回味无穷。合作探究课文描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事、物?昆明的雨季的仙人掌,昆明的雨季、菌子、杨梅、缅桂花,赏莲花、雨中喝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把这些“零散”的内容连缀成篇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把这些“零散”的内容连缀成篇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如第7段详细描写各种菌子的特点,简直如话家常,可见作者熟悉至极。小组讨论②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景物的特点。如第9段写缅桂花,重点写缅桂花名字的由来,突出其香气浓郁的特点;然后写缅桂树的繁茂、花的价值和带给人的软软的感受。合作探究③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景物的特点。如对比,作者在文中多次使用。第7段各种菌子之间的对比,第8段洞庭山、井冈山的杨梅与昆明的杨梅对比,第9段缅桂花与桂花、兰花的对比,这些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又如白描的手法,在全文中也处处可见,往往几笔勾勒,画面鲜明。如第8段“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其特点呼之欲出。第10段“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一幅画面清晰可见。小组讨论A.鲜腴(yú)篱笆(lí)缅桂花(miǎn)B.吆唤(yāo)草甸子(diàn)绿釉(yóu)C.避邪(xié)密匝匝(zā)苔痕(tái)D.八卦(guà)乍起(zhà)碗碟(dié)检测小结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1)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2)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杨梅。()检测小结判断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对比课时小结

 

昆明的雨课件12
上一篇:昆明的雨课件10    下一篇: 昆明的雨课件1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