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设计10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教学过程】一.导语看图片:这是古代一位诗人,请问他是谁?杜甫,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其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二.整体感知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溅jiàn:溅落;抵dǐ:值,相当;搔sāo:用指甲挠;浑hún:简直;胜shēng:能够承受;簪zān: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2.作为五言律诗,本诗的朗读节奏划分为“二二一”“二三”“二一二”和“二三”式。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三.理解赏析诗的意境、内容1.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通过同学们刚才的阅读和翻译,你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跟同学描述出来。2.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国都,指京城,当时在长安。城,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赏析:本句诗写出了“春望”所见,一个“春”字表明了季节时令,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战争离乱的残破之景,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荒芜苍凉之景,令人满目萧然,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感伤时局。惊,使……惊动。赏析:结构上以“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诗句对仗工整。◎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4.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战火。抵,值,相当。赏析:“连三月”写出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写出家书的珍贵。这一句写诗人因难与家人通信,家人的安危使他心里不安,更体现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然而,无论在战乱年代还是和平年代,这句话都可以表达游子的共同心声,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理倾向,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5.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Sāo,用手指抓;短,稀少;浑,简直;胜,禁不住。赏析:“搔”字鲜明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时的动作形态,是一处细节描写,它传达出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理状况。“不胜簪”更表明国家的不安定给诗人带来难以排遣的愁苦。四.问题探究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因此,这一句是用“山河在”、“草木深”反衬了长安城的残破和凄凉景象。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4.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

 

诗词五首-春望教学设计10
上一篇:第25课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3    下一篇: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学设计1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