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乡愁教学设计19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代表作品及作品风格。2、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3、初步掌握意象和意境,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读----品----读结合,整体把握全诗。2、小组合作探究。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乡愁是流淌在中华大地上的游子之吟,古有李白对月高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魂牵梦绕,亦有崔颢笔下“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怅然若失,更有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颠沛流离,而今,背井离乡的台湾诗人余光中,也吟诵着他的游子之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乡愁》。(板书课题、作者)二、美读乡愁1、闭眼倾听:教师配乐朗读。(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2、打开书本:轻声低吟,注意字音、节奏。(多媒体展示)乡愁余光中小时侯后来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里头长大后而现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大陆/在那头邮票(y?u)窄(zh?i)矮(?i)3、放声自我:自由朗诵,读出韵律。4、互助合作:自评,共同进步。(1)全班齐读。(2)男女生分小节朗读。(3)分别请一名男、女生有感情地朗读。我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们听了动人的《乡愁》之“声”,接下来让我们与“其人”也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吧,一起“邂逅乡愁”。三、邂逅乡愁通过文题我们得知,这是一首以“乡愁”为主题的诗,对于余光中来说,“乡愁”到底有多深?接下来让我们听他的《当我死时》,感受那颗拳拳的赤子之心。(播放音频朗读《当我死时》)多媒体展示:当我死时余光中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教师深情重复:“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祖国啊,母亲,我要葬在您的怀里,长眠。这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怎么能郁结于心呢?大声说出来吧,说出来,一起“品味乡愁”。四、品味乡愁1、所以,余光中的思乡爱国之情,在文中,是通过什么意象来具体表达出来的呢?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呢?让我们一起品味“乡愁”。学生找出文中意象,回答: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原因:文本链接创作背景余光中说:小时候,我在外求学,与母亲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写信,于是“乡愁”就是一枚邮票;长大后,与妻子结婚第二年,我就去了美国读书,于是“乡愁”就成了一张窄窄的船票,而妻子在我眼中仍是新娘;后来,母亲去世,“乡愁”就是那一方坟墓;最后自然想到离开足有20年的祖国大陆,“乡愁”就是那越不过去的海峡。2、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具体词句去感受这些意象所承载的“乡愁”,品味语言的魅力,比较:(1)多媒体展示: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换成:一枚枚一张张一方方一湾湾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发言:如:“一枚枚”说明经常写信,既然如此,经常联系,乡愁还浓吗?相对的“一张张”形容很多张船票,也就是说经常与妻子团聚,还有何离愁而言,依此分析“一方方”、“一湾湾”。教师小结:这儿没有用叠词,是为了突出分离之苦,团聚之难。(2)相思是苦的,是否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换成“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情感会更丰富呢?学生讨论,发言,小结:不能。一是与前面的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相搭配,来说明东西虽小,但情感很深,这种表现手法称为反衬或叫对比。二是台湾与大陆相隔的那个海峡并不浅,而不用“深”字是为了突出“浅”尚且过不去,更何况“深”呢,更突出台湾与大陆无法跨越的国愁之伤。今天,我们作为后来人,回顾起余光中先生的经历及情感的变化,不同的人生阶段,乡愁的载体不同,那就让我们一起再说说他的“乡愁”。五、话说乡愁板书:小时候----邮票----母子分别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家愁后来----坟墓----母子永别现在----海峡----游子与祖国分离-------------国愁(穿插背景音乐:《我和我的祖国》)六、拓展延

 

乡愁教学设计19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教案14    下一篇: 乡愁教案1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