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1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毁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2)背景链接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攻占北京,掠夺并焚毁圆明园。疏通词句,把握内容(1)字音赃物()箱箧()制裁()给予()恍若()琉璃()()珐琅()()眼花缭乱()惊骇()晨曦()瞥见()劫掠()2.生难字词qiècáizānghuǎngjǐliúfàlángliáohàixīpiējiélí(2)词义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不可名状: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箱子。课文听读1、朗读指导(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2)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3.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4.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5.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和谴责,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快速轻声地朗读课文,探究问题1、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2.“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3.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1.课堂小结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羞耻,民族的羞耻。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2.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14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下一篇: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1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