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商山早行》教案3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商山早行》教案3教学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教学方法:感悟法、研讨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古诗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1、怀古诗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2、写景咏物诗(包括田园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3、送别诗如李颀《送魏万之京》。4、边塞诗如高适的《燕歌行》。5、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二、鉴赏《商山早行》1、介绍温庭筠2、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明确:悲故乡——思乡。3、品味两幅画面。(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1)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诗人在此融入了怎样的情感?(用笔写,交流)(3)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明确:“凫雁满回塘”描写了一幅故乡杜陵春天的画面:春天来了,回塘水暖,凫雁在明净的池塘嬉戏,自得其乐。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以乐景衬悲情,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4、品味佳句:(自由鉴赏)问: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与此类似的意象叠加的诗句还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5、小结:(对照板书)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羁旅思乡诗回顾1、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2、表达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3、鉴赏要点(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题材(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领会意境,再悟情感四、课堂练习:1、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五言绝句___。这两首都是抒发_思乡之情___。(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写出这首诗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作简要分析,2.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评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工整的对句写景:野旷、天低、江清、月近。诗人抓住建德江畔景色的特点,写出它的自然之美,并以移情手法写“月近人”,写出自然景物的移情之美,又运用以实衬虚的手法,以清新之景衬羁旅之愁,使情物化。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1.移舟泊烟渚。此句点题兼写环境。“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面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逗引出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2.“新”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即“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出自《诗经·君子于役》),而自己无归之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

 

《商山早行》教案3
上一篇:《商山早行》教案2    下一篇: 《商山早行》教案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