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月夜忆舍弟》学习要点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月夜忆舍弟》学习要点1.文学常识: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2.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当时仍处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之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他产生了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是记录。3.诗歌赏析:①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③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④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注释】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露从今夜白:恰逢白露时节。况乃:何况,况且。长:一直,老是。【鉴赏】(1)①首联: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渲染了浓重的悲凉气氛。“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是“月夜”的背景。(2)②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不完全是客观写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设想故乡的月亮更明更亮,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3)③由颈联:望月转入抒情。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既怀家愁,又忧国难。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有”“无”的对比:使语气更显沉痛,与杜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想近。(4)④尾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长”:一直,总是。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预料。4.诗歌主旨:此诗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作者描写的既是自己,也是饱经战乱的百姓,既怀家愁,又忧国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5.诗歌艺术:全诗层次井然,首尾呼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6.重点探究:(1)普天之下,月亮明明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思路:扣住文本+写法+深层情感语言组织参考:·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采用了移情于物,以幻作真的写法。·深刻表达诗人思念故乡,挂念兄弟的感情,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更亮。(2)从全诗看,诗人“忆舍弟”的原因有哪些?·弟兄分散各地,亲人生死无消息。·家书常常不能送达。·战乱还未平息。(3)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月夜忆舍弟》学习要点
上一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识点    下一篇: 《月夜忆舍弟》思维导图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