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八下生物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21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举例说出两栖类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目标1)提高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2)想象并理解动物个体全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培养学生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2)培养学生对两栖动物的情感,热爱动物,热爱科学,热爱学习。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2.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本节以蛙为例,着重青蛙变态发育的四个过程,加深学生对两栖动物的认知。从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观察青蛙的图片,熟悉青蛙的外部形态。可以通过图片、或录像片来展示蛙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在学生观看录像片的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从提高体外受精率,适于蛙个体发育的角度,来认识蛙生殖和发育的环境特点,蛙的繁殖行为──如鸣叫、雌雄蛙抱对对种群繁衍的意义。2.通过观察,能够描述蛙卵受精的方式和环境条件,蝌蚪与幼蛙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分析蝌蚪的形态结构特点对适合于水中生活的意义,从而理解蛙的生殖发育为什么离不开水?为什么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课后实践与调查:任选其中一个。1.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2.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参考课时20分钟教学过程引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分析。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青蛙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巩固训练: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讨论与交流。观察青蛙抱对图。观察图蛙的生殖和发育。观察幼体与成体有何不同图。。讨论与交流。思考与交流:什么是两栖动物?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观察青蛙的图片,熟悉青蛙的外部形态评价与点拨。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评价、释疑、小结、拓展。评价、小结。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吗?点拨指导,得出结论.

 

人教版八下生物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21
上一篇: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表格式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