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的统一: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隋文帝在位时期隋朝经济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时间、人物:隋炀帝 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2、科举制的创立有何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2、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等。
3、“贞观之治”(1)政治方面:①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2) 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3)边疆管理方面: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效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被称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贞观遗风)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三、“开元盛世”
1、措施: 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意义: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①垦田面积不断扩大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耕地工具)、筒车(灌溉工具)③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与唐三彩最为有名)
3、商业:唐都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长安城内的市是的商业区,坊是居民区。
二、民族交往和交融
1、唐太宗时,吐蕃(藏族)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
2、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与金城公主通婚。
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尚武风气盛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诗人 生活的时代 代表作 作品主要特点
李白
“诗仙”
盛唐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杜甫
“诗圣”
唐由盛转衰 “三吏”“三别”等 悲愤凄婉,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
白居易 中唐 《秦中吟》
《新乐府》等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rar
88cb3b899d4d05c5648ba56332c43cde.rar (36.96 KB)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练习题1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