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一、单选题1.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躬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2.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B.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对京官形成极大震慑3.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玉米、甘薯这些今天大家都熟悉的高产粮食作物,其实是从外国传入的。这些农作物传入中国是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5.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医方一万多个的《本草纲目》。这部著作()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C.是中国系统介绍西医的著作D.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基础6.最能体现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举动是()①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②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③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的种类④严格限制出海船只的重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7.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统治的加强B.文化专制的加强C.思想控制的强化D.近代化因素萌发8.下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9.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A.驻藏大臣B.西域都护C.新疆行省D.台湾府10.“从陕北发动革命,以免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推翻明朝的统治,但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上文评述的是()A.大泽乡起义B.黄巢起义C.李自成起义D.安史之乱11.清朝前期,我国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康熙帝为此所做的努力是()A.统一蒙古草原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设置台湾府D.设置伊犁将军12.为挽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华瑰宝———中医药》大型纪录片。该片中可能出现的古代医学著作是()A.《九章算术》B.《水浒传》C.《资治通鉴》D.《本草纲目》13.“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出自下列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A.《红楼梦》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14.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设置了()A.宣政院B.台湾府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15.中国的国粹———京剧初步形成于()A.18世纪初B.18世纪中期C.19世纪初D.19世纪中期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我国农民向来重视作物良种选育。历代农民选育的农家品种,推陈出新,盈千累万,一个良种选育出来后便在农村中传播。……明代后期,新大陆的作物如甘薯、玉米、烟草、花生等传到中国后,这些新作物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章楷《我国古今农业推广事业述略》到了明清,江南稻麦复种制进一步发展。南方双季稻的种植更加广泛,并向长江流域扩展,部分地区出现二稻一麦的一年三熟制。———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我国农业取得巨大进步的表现。17.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亚欧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摘编自《新全球史》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6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明清时期测试卷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试卷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