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B.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下列对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B.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C.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狱D.为加强文化专制而设立的监狱3.达赖和班禅是西藏黄教领袖宗喀巴的两大传承弟子,后来形成两个不同的传承系统。清朝康熙帝赐予的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的封号是A.达赖喇嘛B..天可汗C.灵童D..班禅额尔德尼4.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以下哪一史实()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5.下表史料可以充分证明哪一地区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朝代史料唐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元朝元政府设置宣政院清朝建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A.新疆B.台湾C.蒙古D.西藏6.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我们的人在医学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被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为明代最伟大的科技成就的著作是A.《天工开物》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7.紫禁城(今故宫)的设计者是()A.鲁班B.李春C.李冰D.蒯祥8.“三顾茅声”“火烧赤壁”“七擒孟获”这些历史故事能从下列哪部书中读到A.《红楼梦》B.《三国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9.“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清朝前期,中央政府设置的管辖西藏的行政长官是A.达赖喇嘛B.班禅额尔德尼C.驻藏大臣D.军机大臣10.“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朝实行A.闭关锁国 B.君主专制 C.重农抑商 D.对外开放11.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指A.丞相府B.中书省C.锦衣卫D.军机处12.清初政府设立的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机构隶属于当时的()A.浙江省 B.台湾府 C.福建省 D.澎湖巡检司13.明朝为了加强皇权设置了许多机构。如:①五军都督府②锦衣卫③东厂④内阁等。这些机构主要用于监视官民、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4.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A.1652年B.1662年C.1672年D.1683年15.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赤壁之战②文成公主人藏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16.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汉唐时期D.从明中期到清前期17.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D.该政策完全禁止任何对外贸易1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19.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是A.西周的分封制B.隋唐的科举制C.元朝开创行省制度D.明朝废除宰相制度20.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C.设立东厂D.设立军机处21.从1405﹣1433年,明政府派郑和七下“西洋”,郑和船队远航与后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本质上的区别是()A.开疆拓土 B.掠夺财富 C.积累资本 D.增进交流22.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序号历史事件1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2清政府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3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C.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D.民族政权的并立23.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始于()A.清朝B.明朝C.唐朝D.元朝24.“镇守台海庙建王师登陆地,门固鹿耳史留英雄驱荷图。”这副对联歌颂的是下列哪一英雄人物(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试卷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测试题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