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7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指A.建立唐朝 B.统一全国 C.开凿运河 D开科取士2.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材料中提及的这段运河是题2图中的言论的措施是3.唐太宗曾说:“(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午怨滞”。唐太宗实践上述言论的措施是A减轻刑罚B.重视生产C.完善科举D.虚心纳谏4.小李把唐朝某一制度的运作机制归纳为题4图的公式。这一制度应该是?三省会商+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皇帝批示=决策的出台A.分封制B. 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5.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当政期间,她提拔了姚崇、宋環、张九龄等大臣。可见武则天A.整顿吏治 B.重视人才 C改革税制 D.轻徭薄赋6.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指安定),物殷俗阜(指物产丰富,风俗淳厚)。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上留心理道”的“上”指唐太宗B.“革去弊讹”指武则天创立了殿试C.“天下大理”局面靠残暴统治实现D.“河清海晏”指开元年间天下太平7. 题7图是小华收集的唐诗,这些诗歌的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越器》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估客乐》A.经济繁荣发展 B.农业技术进步C.手工业的兴盛 D.雕刻艺术绚丽8.《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的见闻;他在西行的道路上,被髙昌王阻留,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他的爱国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材料中的“他”是A.鉴真 B.玄奘 C.吴道子 D.阿倍仲麻吕9.藩镇拥重,独霸一方。各藩镇之间关系好的时候则互相串通以对抗朝廷,关系不好的时候则互相动武发生战事。以上《新唐书》中所记载的现象出现于A.隋朝建立时 B贞观之治时C.安史之乱后 D.康乾盛世时10. 关于“陈桥兵变”,《宋太祖实录》记载:当时契丹南下,太祖率兵出击,众将士强拥他为皇帝。有史学家认为,赵匡胤在率军北上途中授意部下将黄袍加在他身上,拥立他为天子。《宋太祖实录》的记载A.对北宋统治者有利 B.比史学家研究真实C.生动形象利于传播 D.内容多文学价值髙11.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材料说明北宋A.加强地方管理 B.重用文人为官C.削弱丞相权力 D.忽视军队建设12.北宋与西夏议和后,边境贸易兴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材料反映的是宋夏和议的A.背景 B.内容 C.实质 D.影响?13.1140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兀术率1.5万多骑到郾城决战。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脚,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以上描述表明郾城大捷的原因是A.宋军骁勇善战 B.南宋向金称臣C.秦桧坚决抗金 D.南宋战斗力弱14.北宋时期,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官府允许商家“面街而市”,促使店铺数量骤增。政府这一举措A.使东京成为最大的城市 B.使商业发展超过农业C.导致商业管理十分混乱 D.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15.有学者认为,宋朝第一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舶制度,它是宋元明清各朝唯一没有实行过全面海禁的朝代,也是民间海商得到较大发展的朝代。该学者认为宋朝A.重视海外贸易 B.手工业发展迅速C.实行海禁政策 D.指南针用于航海16. 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非常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等多处,城外还有十多处瓦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宋朝的科学技术发达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城市繁荣和市民需求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7.《元史》中提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据材料可知元朝A.由蒙古贵族建立 B.疆域空前辽阔C.对西藏正式管辖 D.实行行省制度18.元世祖灭宋后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澎湖巡检司的设置加强管理了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19.皇权与相权之争是专制主义与官僚政治制度结构下的必然产物,皇权扩张的本性决定了相权迟早会终结。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分封诸子为王 B.取消行中书省C.建立厂卫制度 D.废除丞相制度20题20表中明朝初年到明朝末年人口数发生变化。以下属于引发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时期时间人口数明朝初年1368年 约五千六百万明朝末年1602年约一亿A.出现了一批棉纺织业的基地 B.明朝改革地方到中央的官制C.引进马铃薯等美洲高产作物 D.周边国家人口大量涌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7
上一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六    下一篇: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