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表格式)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近代西方列强的四次侵华战争
战争 时间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侵略者 主要事件 条约 影响 侵略方式
鸦片战争 1840-1842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前);英占香港岛;
关天培虎门抗英
陈化成吴淞抗英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P7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商品输出为主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英法是主谋
美俄是帮凶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占领土最多)
中与俄美英法《天津条约》
中与英法《北京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
p1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为发展资本主义,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朝鲜东学党起义 日本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中日《马关条约》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列强对中国开始资本输出
p26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廊坊阻击战
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天津保卫战
洗劫北京城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p35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清政府腐朽落后,对外妥协,(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国际地位,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两次农民运动(抗争)
事件 时间 背景 纲领或口号 斗争矛头 主要活动 结果 失败原因 影响 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p13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深;清政府统治腐朽,致使社会矛盾尖锐;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以反封建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 金田起义:标志开始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朝政权对峙的政权
西征胜利:军事全盛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p17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反洋教斗争兴起) “扶清灭洋” 指向帝国主义(西方列强) 控制京津地区
廊坊阻击战
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天津保卫战
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p34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p32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两场农民运动的相同点:⑴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
⑵都是利用宗教的形式来组织、发动群众、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⑶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近代化的探索(抗争)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特点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器物)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表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9世纪末 1898年6-9月 1911年 1915年开始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侵略)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深重。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尊孔复古逆流;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根本改造国民性,宣传民主和科学
领导阶层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 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主张口号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三民主义(16字革命纲领) 民主和科学
主要活动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
建立新式海陆军
 
1895年公车上书(序幕);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1898年百日维新(内容、影响)
1894年成立兴中会;筹备广州起义;1905年成立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革命志士早期起义;武昌起义;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新青年》(吹响号角);
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文学革命(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宣传   《时务报》《国闻报》 《民报》 《新青年》
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杀害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取得一定成功;失败: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是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击中了封建文化的根本要害;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性质 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政治民主化--民主共和。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潮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局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失败原因 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根本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力量弱小),  
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没能发动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动势力强大:袁世凯耍弄政治权谋,帝国主义的干涉;没有依靠人民的力量。
启示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救运动在中国行不通。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任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靠民主科学是不能救中国的;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自救和资本主义道路都行不通;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才能走向民主和富强。
特征 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探索历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每一阶段的演进都在层面上不断深化,内涵上不断拓展。
相同 都是向西方学习;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上一篇: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基础知识填空练习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