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一、文学(文体)常识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西),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词语积累

  1.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如鸣珮环(名词作动词,作响。)

  (3)俶尔远逝(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4)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5)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6)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7)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8)隶而从者(名词作动词,跟从。) 2.古今异义

  (1)闻水声(古义:听到、听闻。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古义:大约。今义:能愿动词,可以。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 定,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上下”。今义:允许,或许,赞许。) (3)影布石上(古义:映,显现。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4)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

  (5)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一词多义

  (1)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自,由。)

  ②隶而从者(跟随。)

  (2)清:①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3)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4)乐:①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②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5)以:①以其境过清(介词,因为。)

  ②卷石底以出(连词,而。)

  ③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6)而:①乃记之而去(连词,表顺接关系,不译。)

  ②隶而从者(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

  ③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

  (7)环:①如鸣珮环(玉环。)

  ②竹树环合(环绕。)

  (8)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

  ②为岩(动词,成为。)

  4.重点词语

  (1)如鸣珮环 (如:好像,仿佛。) (2)伐竹取道(伐:砍伐。)

  (3)水尤清冽(尤:格外。冽:凉。)

  (4)卷石底以出(卷:弯曲。)

  (5)皆若空游无所依(若:好像。依:依靠。)

  (6)日光下澈(澈:穿过,透。)

  (7)佁然不动(佁:呆呆。)

  (8)俶尔远逝(俶:忽然。)

  (9)往来翕乎(翕乎:轻快敏捷的样子。) (10)明灭可见(见:看见。)

  (11)悄怆幽邃(悄怆:忧伤的样子。)

  (12)隶而从者(隶:附属,指随从。)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影布(于)石上。(省略介词“于”)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 2.倒装句 (1)全石以为底。(介词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2)卷石底以出。(应为“石底卷以出”)

  四、主题思想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自己贬 居生活的孤凄悲凉的心境和心有不平的痛苦感情。

  五、理解默写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闻水声,如鸣珮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①全石以为底;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 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5.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6.表现游鱼静态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情态 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用原句回答)

  7.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上一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    下一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知识点梳理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