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导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学习文中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2.学习文中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描写景物的方法。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他一生对中国的地理做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中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知识链接《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约三十万字,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预习导学1.本文的作者是,他是我国(时期)杰出的家,他所著的《》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略无阙()处夏水襄()陵属()引凄异泪沾裳()不见xī()月飞shù()其间mù()到江陵素tuān()绿潭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通假字略无阙处()5.一词多义(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每至晴初霜旦()(3)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6.古今异义(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古义:()今义:()(2)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3)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古义:()今义:()7.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奔:()(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清:()(3)空谷传响。()8.翻译句子(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课堂探究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段的段意。2.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3.课文写三峡四季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4.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课后练习欣赏课文,揣摩妙处:散文家郦道元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就将雄伟壮丽的三峡奇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且极其生动传神,不能不令人称奇。我们欣赏文章,可从描写的角度(动静、远近、正侧等多方面)、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进行赏析。参考答案:1.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2.quēxiāngzhǔcháng曦漱暮湍3.(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阙”同“缺”,空隙。缺口。5.(1)在,介词。如果,连词。(2)表示另提一件事,连词。到,动词。(3)连接,动词。类,名词。(4)极,副词。消失,动词。6.(1)古义:如果。今义:自从。(2)古义:有时。今义:或者。(3)古义:即使。今义:虽然。7.(1)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2)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3)响:形容词作名词,回声。8.(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觉得快。课堂探究1.(1)连山的高;(2)夏水的急;(3)春冬的幽;(4)秋日的凄。2.(1)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能体现长江三峡的特征,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4.总结上句内容,强调了猿啼的凄厉哀转,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一种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导学案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教案    下一篇: 《三峡》复习资料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