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说课稿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峡》。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及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三峡》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共四篇课文,围绕山水之美展开,学习古诗文中歌咏山水的篇章,可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本文作者郦道元用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二、说学情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习惯,好奇心强烈。但是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往往仅着眼于字词句的翻译,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整体把握课文意义。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了解和学情的把握。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认读“溯”等生字词,把握文章节奏,正确、流利地朗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与交流,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品味语言。(这也是本课教学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这也是本课教学难点)四、说教学方法在教法上: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主要采用了自学法、情境法、朗读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法上:为了发挥学生主体性,我主要会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五、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为此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上课开始,我会采用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我们一起看图片,欣赏三峡的奇绝秀美,山险水异。的确,自古以来三峡就是文人墨客争相吟咏之处。想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和三峡有关的诗句呢?这样的导入,揭示了本课的主题,还形成了阅读期待。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我将在这一环节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首先,我会引导学生用简要的语言介绍本文作者郦道元,明确:郦道元字善长,是北朝时北魏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其次,我会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分节奏。读毕,邀请两位学生合作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字音,如“溯”的读音。随后在屏幕上呈现正确的节奏划分,引导学生参照调整自己划分的节奏,并同桌互读互评。最后全班齐读,并为学生朗读评分。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这一环节我会将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山水特点及写作方法两个方面感知作者表达的感情。层次一:赏山水,知特点这里我会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感知三峡山水的特点,并预设学生会找到如下内容:内容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当学生分享这一句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对三峡哪个景物的描写?学生很快能回答对三峡的山的描写。随后我会顺势提问这句话体现的山的什么特点呢?在学生总结出山势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后,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是用哪些字词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由此学生可抓住关键词连、重、叠、无阙、隐和蔽,感受山的连绵高大。接着引导再次观察这句话,想一想作者用上了什么写作手法?在学生明白作者用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后,我会带领学生观看介绍三峡山势的视频,并提出疑问:视频中呈现了三峡的星塘峡、巫峡、西峡等主要景观,它们各有特点,作者却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用意何在呢?在师生共同讨论中明确:“连”和“高”是是山势的总特点,写山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了的四季景色做铺垫。内容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当学生分享这一句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描写夏季江水的语句,体现了水什么特点呢?当学生总结出水势迅猛这一特点后,接着提问学生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学生很快能抓住文中的“疾”字。我会顺势引导学生思考“疾”就是快的意思,那水流快到了什么程度呢?明确水流快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在此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明确水流的速度比马的速度还快,也就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者在此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水之疾。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句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我会提问:上文写航路被阻断了,下文却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句是否存在矛盾呢?师生讨论中帮助学生理解只有在“王命急宣”这种特殊情况下,夏季的三峡江上才会有船通行。可见,作者将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对比,更能体现夏季江水水流湍急,交通阻绝的特点。层次二:找方法,学写作这一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三峡山势雄峻壮美,江水奔腾凶猛。为什么他能把三峡描写的如此美丽多情呢?学生结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等语句可发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说课稿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学反思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三峡》教学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