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语文《我为什么而活》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程标准摘录(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课标分解1.课标中关于阅读的认知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具体指的是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读出文中描绘的三峡的气势和景致特点。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是指关注课下注释,并采用代入法翻译句子,对于不理解的词句,自主查阅工具书然后标注在课本上,做到顺畅地翻译出文章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是指对于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要进行分类积累识记,词意、用法能够联系已学过的,并能进一步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中。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是指通过思考文章的描写顺序和好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作思路,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严谨。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是一个散文单元单元,学习这两篇散文要引导学生把握这类散文的双重属性:议论文属性和散文属性。主要任务就是结合对标题和关键句的理解掌握中心观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朗读关键句品味语言的特点,在反复阅读中理解文章丰厚的人文内涵,提升思想境界,深化对生命的认识。学情分析散文类型多样,前面已经学了写人记事、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的散文,对于散文的基本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议论为主的哲理散文还比较陌生,学习本课难度较大。对于如何把握作者所阐述的道理和如何理清思路和结构,感到比较困难。对于语言的哲理和丰厚的人文内涵,由于生活经历和认识所限,理解有难度。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关键语句,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和文章的思路。2.通过对旁批中的关键句的理解,说出对句子的理解。3.拓展阅读,勾画富有意蕴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评价任务1.朗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思考并说出文章的中心观点和思路。(针对目标1)2.默读课文,通过对旁批中的关键句的理解,说出对句子的理解(针对目标2)3..拓展阅读,勾画富有意蕴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导入“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2.展示目标:1.通过探究关键语句,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和文章的思路。2.通过对旁批中的关键句的理解,说出对句子的理解。3.拓展阅读,勾画富有意蕴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板块一朗读课文,把握观点和思路。作者简介。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着,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是著名的哲学家,还被无数人视为“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罗素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一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1.提供情境、指导学习:“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爱因斯坦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做朗读提示。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作者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的极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边读边思考思考:我为什么而活着?2.引出表现:学生根据要求朗读并批注,老师注意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3.反馈评价:1.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地回答了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2.文章思路:全文采用的结构是——总——分——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我为什么活着?面对这个人类自身永恒追问的哲学命题,作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白地做出回答: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第二部分是第2—4自然段,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作者总结上文:“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板块二诵读课文,品味语言1.提供情境、指导学习: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回答旁批中的三个问题。2

 

八年级上册语文《我为什么而活》教案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下一篇: 我为什么而活教学设计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