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第22课 《孟子》三章导学案及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一、新课导入孟子名轲,战国时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名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作者链接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对自身及对人们的自身要求;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古今异义】安居(古义:安静,平静今义:定居)熄(古义:太平今义:熄灭)由(古义:遵循今义:介词,从)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筑(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喻)【一词多义】之往送之门(动词,到)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的)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此之谓大丈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戒往送之门,戒之曰(动词,告诫)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发发于畎亩(动词,兴起,指被任用)发于声(动词,表现)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介词,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介词,在)以以顺为正者(介词,把,将)以天下之所顺(介词,凭借)所以动心忍性(介词,用来)而而后作(连词,表承接)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词类活用】丈夫之冠也(名词做动词,行冠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饥饿)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贫困)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做动词,犯错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动词做状语,在国内,在国外)【翻译句子】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整体感知】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文章第5、6、7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如“人和”。运用对举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互相衬映,点明文章主旨。富贵不能淫第二课时【整体感知】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合作探究】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景春心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和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3.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

 

八年级语文上第22课 《孟子》三章导学案及答案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表格式教案    下一篇: 第22课《孟子》三章导学案学生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