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21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愚公移山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教法学法五步释疑和谐互助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策略设计问题引导策略;师友合作学习策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利用电脑等查阅资料,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注解试译全文。二、导入设疑多媒体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引出愚公移山的故事和《列子》。《列子》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杞人忧天等。列子,名御寇,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预习本文,你有哪些疑问?又想有哪些收获?三、探究提示(多媒体展示):多媒体播放录音,学生标注生字字音,划出重点句的停顿。结合注释,先自己读文译文,再小组合作,准确译出课文。1、朗读课文。听录音,正音、停顿。指名读,齐读。2、翻译课文。先自己翻译,再小组合作,共同译文。3、方法指导(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且”即“将近”的意思。(3)补。文言文中通常省略主语、介词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的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4、交流检查译文情况。四、小结(多媒体展示)1、词性活用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2、通假字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亡以应,“亡”通“无”,没有3、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解释带点词:(1)虽我之死(即使)(2)何苦而不平(愁)(3)河曲智叟亡以应(无)(4)而山不加增(再增)(5)无陇断焉(山冈高地)五、当堂反馈(多媒体展示)课后练习二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课文,大致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研究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二、探究提示(多媒体展示)1、分角色朗读,并思考下面问题。(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2)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有何作用?(3)愚公移山要而对哪些困难?(4)文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智”对举,有什么深意?(5)讨论本文的寓意2、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归纳(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心的语气,并提出了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客观难题,但并不反对移。而智叟则是讥笑和责难,阻止其移山。“跳往助之”的细节,体现了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众人的拥护。(3)困难如下:两山高大;人力有限;工具简陋;运土路途远。(4)愚——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5)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三、写法点评(多媒体展示)对比:愚公——智者京城氏之子——智者烘托:山之高大,运土路程远——移山不易;山神之惧,天帝之感——愚公决心之坚四、学生质疑:学生自由读文,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五、延伸拓展(多媒体展示):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这篇寓言,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面对两座大山怎么办?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为什么在中国大量的神话、传说、寓言中,只有《愚公移山》由寓言升华为民族精神?六、作业读了这则寓言,有什么感想?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七、板书愚公移山愚公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远大的目光发展变化的观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21
上一篇:《愚公移山》课堂教学实录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