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愚公移山一、导入新课“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每当听到《愚公移山》这首歌曲,不禁让人想到这样一段传奇佳话——面对家门前的高山,一位年近九旬的老翁居然决心与家人“毕力平险”。对此,你怎么看?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随我走进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2.加强诵读训练,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3.理解寓意,探究质疑。二、教学过程(一)知识积累,疏通文意。1.作者介绍列子,原名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期道家人物,郑国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哲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一部著名的智慧之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2.知识回顾《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如《杞人忧天》这篇寓言讽刺的对象是那个杞国人。杞国人无端地担心天崩地陷,自己无处可居,于是寝食难安。杞国人是可笑的。我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如《两小儿辩日》这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围绕着“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展开情节。《杞人忧天》和《两小儿辩日》都是在短小的篇幅中简要地叙述故事情节,围绕着说明的事理展开,没有多余的描写,却十分生动。那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寓言的特点。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非教参)寓言故事的特点:德国文学批评家莱辛曾指出,人们对于寓言中包含的教训,本来是抽象地认识到的,寓言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让人们能够形象地把握它,从而对于类似的事情和现象便能够认识得更清楚,这就是寓言的寓意。从思想内容上看,寓言总是包含着某个特定的道理,往往对某一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类人物进行批判,有很强的针对性。从风格、形式上来看,寓言大多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形象、集中,围绕着要说明的事理展开。所讲的故事往往有适当的夸张、变形,以突出强调其中的寓意。寓言的内容特点和形式特点是统一的。3.重点字词(1)字词正音rènjìsèyū高万仞冀州山北之塞出入之迂zēnɡkuíjīběnshuānɡhè曾不能魁父箕畚孀妻荷担者chèncuòlǒnɡkuìwú始龀一厝陇断无穷匮亡以应(2)重点词语解释方七百里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年且九十且,将近。惩山北之塞惩,苦于。塞,阻塞。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聚室而谋室,家。谋,商量。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者后辈。毕,尽、全。指通豫南指,直。达于汉阴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杂然相许杂然,纷纷地。许,赞同。其妻献疑曰献,提出。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样。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哪里。置,放置、安放。投诸渤海之尾诸,相当于“之于”。荷担者三夫荷,肩负、扛。叩石垦壤叩,敲、打。箕畚: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孀妻:寡妇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始,才、刚。龀,换牙。寒暑易节易,更替。节,季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焉,语气词。河曲智叟叟,老年男子。甚矣,汝之不惠甚:严重。惠,同“慧”,聪明。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其如土石何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长息:长叹固不可彻彻,通达,这里指改变。曾不若孀妻弱子不若:不如,比不上。弱子,幼儿,小孩。虽我之死虽:即使。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穷尽。何苦而不平苦,愁苦,这里指担心。惧其不已也已,停止。帝感其诚帝,指神话中的天帝。一厝朔东厝,放置、安放。陇断陇,同“垄”,高地。断,隔绝。文言词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本课实词以(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为例,虚词以(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为例。如:【实词】动词:杂然相许始一反焉固不可彻一厝朔东名词:聚室而谋河曲智叟无陇断焉形容词:出入之迂、汝之不惠无穷匮也代词:吾与汝吾与汝毕力平险【虚词】连词:而笑而止之而山不加增介词:以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副词: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案    下一篇: 八上《愚公移山》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