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把握课文大意。2.体会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理解寓言含义,感受愚公精神及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作品有《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有我们较为熟悉的“愚公移山”、“歧路亡羊”、“高山流水”、“杞人忧天”等。【体裁】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它的特点是寄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结合文本,探究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方式、人数、路程以及移山决心。①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痛感迂塞之苦)②移山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③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移山工具简陋)④移山人数:“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移山人单力薄)⑤移山路程:“冬夏换季,始一反焉”(移山路途遥远)⑥移山决心:“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移山定能实现)2.梳理文章思路故事背景:方七百里,高万仞——突出移山不易,反衬愚公精神。故事开端:提出主张——讨论方案——开展行动。故事发展:反驳智叟。故事高潮结局:感动天帝,山被移走。三、分析手法,总结形象学生根据文本,分析愚公移山有无可能性,总结愚公的性格特点。在古代社会,单就愚公个人而言,年老力衰,工具简陋,路程遥远,即使一万年下来,能够运走多少泥石?以如此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去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根本不可能。只有一种可能性,即得到神仙的外援。故事的结尾正是以这种方式来结束的,可见本文是一篇神话式的寓言故事。而在现代社会,运用现代化的工具是完全可以移走这两座大山的。【提问】那么,为什么愚公移山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愚公移山的精神得以恒久弘扬?明确:愚公目标明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信仰正确,加之实干精神,定能成就事业。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弘扬愚公精神的原因之所在。人们相信,面对困难,只要下定决心,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定能排除。愚公性格特点: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提问】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愚公之妻和河曲智叟的态度是怎样的?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①你认为用什么语气来读?学生试读。②师生点评朗读效果。③师点拨并范读后,学生再读。明确:愚公之妻从“献疑”角度说,话语中带有疑惑、关切和担心的语气;智叟之问则充满了讥笑和责难,讥笑愚公的年老力衰,嘲讽无能。智叟的性格特征:目光短浅,知难而退,自以为是。【小结】拿智叟与愚公对比,突出愚公的精神。用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石路程的遥远反衬愚公的决心。用嬬妻遗男的“助”、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衬托愚公,他们都是被愚公感动。四、拓展延伸,思考愚公精神【提问】对愚公移山的做法,我们会有不同理解,请你以一个21世纪现代中学生的眼光来评论一下,新世纪需不需要愚公精神。观点一:新世纪需要愚公精神理由: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愚公的移山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实现理想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排除万难、乐观豪迈的精神。简言之,愚公精神就是决心、信心、恒心。在新时代,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山”,我们更要继承与发扬愚公精神,不能因为前进的道路上有了挫折与困难,就放弃理想,放弃信念。由此可见,新世纪需要愚公精神。观点二:新世纪不需要愚公精神理由: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移山已经远远超出愚公能力的范围,但他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坚持对遥不可及的目标费尽心机,甚至累及子孙后代,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不是一种愚蠢之举吗?由此可见,新世纪不需要愚公精神。【延伸阅读】愚公移山精神永不过时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发表《愚公移山》著名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愚公移山精神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光阴荏苒、物换星移,但愚公移山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当代愚公”身上放射出新的光芒,更启示我们:新时代仍需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因为它代表的是奋斗。“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然而,道理好讲,一事当前,尤其是困难当头,往往是下决心去解决的“愚公”太少,找借口绕道走的“智叟”太多。“智叟”缺少的正是奋斗的精神和实干的气概。而黄大发、黄天华似的“愚公”,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会力排众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2
上一篇:愚公移山学教案    下一篇: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 》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