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件31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军事集团: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与英国的矛盾最为突出。列强争夺的焦点(火药桶):巴尔干半岛。2、军事集团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不断,大战一触即发。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一把手枪”引发的战争,突发事件)。二、进程(1914—1918)1、开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战场:最初集中在欧洲战场(主战场),后来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3、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4、1917年4月,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5、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6、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三、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四、特点: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参战人数多、危害大、杀伤力空前五、影响:1、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2、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3、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消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五、启示:1.反对战争,维护和平2.科技是把双刃剑3.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4.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恐怖主义。5.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毛泽东曾经说过,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为什么这样说?十月革命又是怎么爆发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吧!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材料一: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原因:(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很落后阅读下列几段材料,了解十月革命的原因。材料二: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伤亡数百万人。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阶级矛盾异常尖锐。2.“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原因:(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二、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爆发“二月革命”,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罗曼诺夫王朝,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时间:地点:口号任务:结果:性质: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中建立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打倒沙皇”“面包与和平”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三、十月革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斯莫尔尼宫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1.背景:2.目的:3.时间:4.领导:5.地点:6.起义总指挥部:7.经过:8.结果:9.性质:10.主要特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①1917年7月,前线俄军惨败;②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③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11月(俄历10月)彼得格勒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冲进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革命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该舰用炮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攻占冬宫思考: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发?不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启发: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四、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件31
上一篇: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件30    下一篇: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件3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