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18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背景: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引起人民不满。一:新经济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实行粮食税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工业国有化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1918-19211921-1928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一、新经济政策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120100806040200谷物产量工业总产量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一、列宁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作用】二、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沙俄(古—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俄罗斯(1991年—至今)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1924年1月列宁逝世,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二、苏联的工业化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斯大林的选择斯大林的愿望优先发展重工业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二、苏联的工业化①特点:②过程:③成果:执行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增强。社会主义工业化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社会主义工业化特点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①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②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评价指令性计划模式中的工厂1、背景:1927—1928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2、开始: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三、农业集体化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4、影响:①保障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②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农业集体化后农民有积极性吗?思考探究:苏联民间笑话: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1、背景2、形成标志四、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特征四、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如何评价苏联模式?我们从苏联模式中应吸取什么教训?评价:①积极:苏联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②弊端: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教训:①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因国情而变,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③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启示:⑴发展经济时要轻重比例协调;⑵政府要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推动经济发展;⑶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⑷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⑸防止权力高度集中和个人崇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18
上一篇: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17    下一篇: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1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