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解并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的时间。理解并掌握苏联在经济建设时,制定的五年计划的时间及发展的重点行业。苏联通过新宪法的时间及标志,苏联模式的特点、评价。011920年至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民死于饥饿,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内战结束后,此起彼伏的罢工和暴乱又开始了。其中最让布尔什维克觉得没面子的,就是喀琅施塔得水兵的起义。喀琅施塔得港是俄国海军最重要的波罗的海海军基地,苏共最忠实的支持者,十月革命那一声炮响,就是来自这个军港的舰只。此时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面对奄奄一息的苏俄,列宁是如何拯救苏俄的?他开出的药方是什么?药效如何?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国内战争已经结束,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说一说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社会不稳定。进入和平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能实行下去么?但是损害了谁的利益?1.背景:(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2.开始标志实行余粮收集制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中小型企业国有化除大型企业仍为国家管理外,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须品和食品。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中列宁的言论,反映了什么?120100806040200谷物产量工业总产量新经济政策从苏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作用: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1.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2.坚持实事求是;3.改革创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关注民生.……021.时间:1922年2.最初加入苏联的4个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4.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3.“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二、苏联的成立【列宁】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沙俄(古—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俄罗斯(1991年——今)苏联国旗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1870年——1924年)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贡献政治:(1)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2)领导苏俄取得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3)促成了苏联的建立经济:(1)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推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列宁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革命首创精神(2)知错就改,勇于创新精神;(3)不断探索,不怕牺牲的精神。列宁逝世后,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背景:2.目的:3.历程:4.重点:国内:经济发展落后,国防力量薄弱。国外: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提出开始两个五年计划1925年1926年1928-193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工业化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①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②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5.作用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①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②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指令性计划模式中的工厂031.农业集体化的实施:20世纪30年代初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消灭富农;2)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3)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农民排队加入集体农庄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上一篇: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4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九下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