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在没有外敌入侵和自然灾难的情况下顷刻土崩瓦解,“红旗落地”铸就了一个大国的苦难,也留下了巨大的历史谜团。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斯大林列宁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922年,苏联成立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亚洲六国:拉美一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古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经济军事杜鲁门主义(1947年)政治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华约组织(1955年)冷战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2、成立“经互会”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如何评价经互会?材料二: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的轨道。到50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向于苏联的社会结构。材料一: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积极: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消极: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中苏关系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2)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计划经济请根据视频说一说苏联模式的“利”?“弊”?“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经济上管得过死,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缺少民主,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严厉批评已故斯大林1956年苏共二十大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1、赫鲁晓夫改革措施:①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②经济上: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推广种植玉米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材料一: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西伯利亚西部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1倍。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35%。阿尔泰地区增加了3倍。材料二:195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1960年达到2800万公顷。但是苏联在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玉米带”。因此,不少地区的玉米一无所获。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尼克松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1)措施:勃列日涅夫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勃列日涅夫材料一: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里,苏联的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为6%,比美英等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同期的速度都快,仅次于日本。到1980年,苏联的石油、钢、生铁、化肥等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均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国民收入在1965年相当于美国的59%,十年后的1975年就达到了美国的67%。在这段时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职工工资提高了80%,城市居民的平均住房面积从10平方米增加到了13平方米,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从32%上升到90%,拥有电冰箱的家庭从10%上升到99%,还有10%的家庭购买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并获得了一定成效。(2)评价:材料二: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边是高耸的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
上一篇:九下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PPT    下一篇: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1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